“成都工匠”,这是来自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总装车间王天星获得的又一殊荣!作为车间维修区域最年轻的技师,沉着冷静,专业细致,心灵手巧,是领导同事们对王天星的一致评价。
王天星经常对身边的同事们讲“干维修需要有一点钻研精神,多想想为什么会出问题,怎么能避免问题的出现”。获得“成都工匠”的荣誉,王天星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,这份荣誉于来之不易,曾经无数个日日夜夜的钻研和学习,现在终于有了回报。这份荣誉对王天星是一种鼓励,更是一种鞭策。
从事维修工作8年,王天星通过自己的努力,攻克了很多困难,2016年,通过选拔被公司聘为电工技师,2017年,以优异成绩获得成都“百万职工技能大赛”龙泉驿区维修电工组第一名;2017年12月,获得“成都市技术能手”荣誉称号;2018年4月,获得“龙泉好职工”荣誉称号。2019年4月通过层层选拔和评审,获得成都市首批“成都工匠”荣誉称号。
公司长期关注员工和企业的共同发展,为一线工人提供大量高质量培训,以帮助一线工人学习先进技术实现综合素质提升。王天星正是一汽-大众人才培养体系的受益者。
苦练技术,才能争当能手,这是王天星不变的想法。荣誉在他眼里,是对他工作的肯定和鼓励,但更多的是鞭策,重任在肩,必须砥砺奋进。在王天星的工作信条里,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,更多的,是刻苦专研和永不言弃,挫折越多越能激发他探索的热情。知识储备不够,就要学习;工具设备不足,自己动手制作;瓶颈困难太大,想方设法解决。
敢于创新,助力车间效率提升
在维修区域,王天星主动承担设备的程序分析与优化工作。为了提升车间产能效率,完成车间62JPH的目标,在王天星的带领下,共优化设备50多台,程序1500余条。同时,挖掘设备潜力,将总装车间部分重大型设备的生产节拍由58秒提升到56秒,完成了车间62JPH的目标,虽然只是小小2S节拍的提高,但却凝聚了王天星的心血和付出,每年可以为公司提升14190台整车产能。王天星不仅注重产能提升,助力车间效率提高,同时,他还注重维修技工的工作效率提升,他利用空闲时间开发了总装车间电机无线温度监控系统,实现电机温度巡检无人化,提升了设备维修效率。
勇于担当,推动质量进步
2017年,总装车间加注区域存在着合格率较低的问题。面对此项问题,王天星通过数据分析,发现制约合格率主要集中在制动液加注ABS故障率高,但ABS通讯是德国杜尔公司的专利产品,想要修改,难度可想而知。面对困难,也要迎难而上!他从过程入手,尝试了无数次失败,终于自主开发出了一套ABS控制器。通过重新编制加注设备部分控制代码,有效降低了加注过程中的ABS通讯异常问题的发生,使加注过程合格率从97%提升至98.5%。
面对整车蓄电池馈电问题,王天星设计制作了“稳定的蓄电池电压自动测量系统”,通过在普通电路板基础上增加数据存储模块、显示模块、无线传输模块、声光报警模块,形成电池信息自动存储,有助于分析电池馈电真正原因,将问题堵在源头,每年可节约电池馈电返修工时近500小时。
乐于分享,技能技术传帮带
2016年,王天星通过选拔被聘为成都分公司培训中心兼职培训师,负责电气方面的培训工作。他将工作中积累的知识与技术积极总结,主动分享,开发了《SEW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》和《传感器应用技术》两个公司认证课程;期间共开课8次,授课100余人次,众多技工学徒完成了电气知识从无到有的过程;在维修区域,王天星也积极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,经常组织团队成员对电气知识的学习,共计带徒6人,技师1名,技工5名。
“成都工匠”王天星完美的诠释了“攻坚”精神,攻克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。作为维修团队的表率,他立足本岗,以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;他改进创新,以攻坚的精神分析问题;他全面细致,以专业的手法解决问题;他不骄不躁,以谦虚的心态总结问题,充分发扬工匠精神,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贡献力量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